行業動態
解讀兩業融合九大重點模式發展指南!安徽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
安徽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針對兩業融合九大重點模式發展的解讀如下,安徽各地企業了解這些政策可咨詢小編解答指導:
安徽省兩業融合九大重點模式政策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兩化融合、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技能大師工作室、孵化器/眾創空間、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專利(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等項目可免費咨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以下簡稱“兩業融合”),促進先進制造業向高端躍遷、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探索兩業融合路徑
1.推動制造業和科技服務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詢、知識產權等服務,提升概念驗證、中試驗證、產業孵化能力,構建覆蓋產業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加強制造業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打造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開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各市人民政府;以下均含各市人民政府,不再列出)
2.推動制造業和工業設計深度融合。引導企業聚焦客戶需求實現和產品價值提升,圍繞產品概念定義、形態結構、功能性能、用戶體驗、品牌形象開展綜合設計,推動產品設計與制造服務流程設計貫通,從功能定義產品向體驗定義產品轉變,培育一批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設計企業。(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3.推動制造業和平臺服務深度融合。支持企業圍繞細分行業需求,建設共享制造平臺,提供在線發布、訂單匹配、資源共享、生產管理、產品溯源等服務,實現平臺接單、按工序分解、多工廠協同,探索建設共享工廠。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規模化應用,支撐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4.推動制造業和質量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和標準化創新中心,構建服務型制造標準體系。大力引育優質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商,鼓勵有條件的制造業企業開放檢驗檢測平臺。提升制造業企業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能力,推動工業品質量升級,培育“皖美品牌”。(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
5.推動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深度融合。鼓勵企業建設智能化物流裝備和倉儲設施,搭建智能化供應鏈管理系統,強化流程控制,提升供應鏈管理精益化水平。引進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供應鏈創新服務平臺,探索發展共享云倉、共同配送、統倉統配等物流組織新模式。加強物流企業與外貿企業、制造業企業供需對接,推動產品出海。(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交通運輸廳)
6.推動制造業和節能環保深度融合。支持節能環保服務商為制造業企業量身定制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監測治理、資源綜合利用等服務方案。引導節能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向綠色環保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推動再制造產業發展。加強綠色供應鏈建設,培育一批碳核算、碳認證、ESG咨詢等專業服務機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
7.推動制造業企業發展衍生服務。支持企業整合產業鏈產品服務資源,圍繞“硬件+軟件+平臺+服務”形成系統解決方案,發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構建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回收利用等環節的產品服務體系。鼓勵企業依托標準化零件、精細化配件、模塊化部件,實施產品服務個性化重組,提供定制化產品服務方案。(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二、拓展重點產業應用
8.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支持汽車企業提升整車和零部件工業設計能力。引導整車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發展汽車金融、智能輔助駕駛、維修保養、回收利用等服務,探索汽車全生命周期管理。鼓勵汽車零部件企業為整車企業提供子系統解決方案和系統集成服務。(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9.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引導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企業提升總集成總承包能力,拓展項目開發投資、系統研發、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等服務。鼓勵企業圍繞源網荷儲一體化、虛擬電廠、智能微電網等應用場景定制綜合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升光儲產品工業設計水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10.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聚焦數據中心、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推出定制化產品解決方案。鼓勵新型顯示企業發展系統集成服務,引導智能終端企業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創新產品形態,強化“芯—屏—端”產業協同,構建智能終端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體系。(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1.人工智能。支持企業研發工業大模型,面向故障分析、流程工藝優化等需求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務各環節全面應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探索平臺驗證、協同開發。(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2.高端裝備制造。鼓勵裝備制造企業發展基于成套裝備的總集成總承包服務。引導企業提升裝備智能化水平,搭建智慧運營平臺,開展智能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企業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應用融資租賃、信貸保險等生產性金融服務拓展市場。(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管理局)
13.生命健康。鼓勵醫療器械企業向智慧醫療系統集成服務商轉型。大力培育醫藥外包服務機構,推動大模型在藥物篩選、分子結構預測、藥品檢驗檢測等領域應用。支持遠程醫療、智慧醫療發展,提升醫療產品服務個性化定制能力。(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衛生健康委)
14.綠色食品。引導食品企業完善綠色供應鏈管理服務體系,強化質量控制和安全追溯管理。支持企業發展中央廚房和預制菜模式,提供加工、配送、倉儲、售賣一站式解決方案。鼓勵企業或第三方機構整合行業資源,打造綠色食品共享制造、產業互聯網平臺。(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配合單位:省市場監管局)
15.新材料。鼓勵新材料企業圍繞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開發服務,推動新材料與終端產品同步設計、系統驗證、批量應用。大力發展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服務,提升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支持材料領域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支撐原材料企業向新材料轉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
16.智能家居。引導智能家居企業提升工業設計能力,推動產品互聯互通,實現產品高端化套系化發展。支持企業面向客戶需求打造全屋定制、全屋智能等整體解決方案,發展總集成總承包服務。提升家居、建材企業定制化服務能力。(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三、優化兩業融合生態
17.培育融合主體。鼓勵制造業企業開展產品服務系統建設,參與服務型制造標準制定,支持生產性服務業向制造業延伸。引進培育一批優質融合化轉型服務商,支持融合化服務商為企業提供轉型診斷。打造轉型標桿,力爭到2027年,遴選服務型制造標桿企業60家以上。(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
18.打造應用場景。探索開展制造服務一體化應用場景建設,重點打造面向生產需求的工業應用場景和面向消費需求的生活應用場景。支持企業建設用戶體驗中心、示范產線等,推動在重大項目和重要活動中部署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加快應用場景復制推廣。力爭到2027年,遴選制造服務一體化應用場景100個左右。(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
19.夯實數智基底。鼓勵企業開展以數字為基礎的流程再造,構建涵蓋制造服務全流程的數字化運營體系。有序建設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資源儲備體系建設,打造數據交易平臺,強化大數據共享應用,加快數據要素服務兩業融合發展。(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數據資源局、省通信管理局)
20.強化人才支撐。加大專業人才招引培育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優化專業、課程設置,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人才培育基地。開展人才實踐技能培訓,培育服務型制造領域卓越工程師。完善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職稱評定機制。(牽頭單位:省教育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21.深化供需對接。圍繞產業集群需求,加強生產性服務業“雙招雙引”,推動工業設計中心、檢驗檢測認證中心、共性技術平臺和中試基地建設。持續開展產業供需和要素對接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構建“產品+服務”高效協調產業鏈生態。發揮產業聯盟、協會作用,辦好安徽省工業設計大賽等賽事。(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22.建設服務型制造集聚區。制訂省級服務型制造集聚區創建導則,以縣(市、區)和省級以上開發區為創建主體,加強服務型制造應用創新、政策創新、機制創新,打造服務型制造集聚區。力爭到2027年,創建15個左右省級服務型制造集聚區,打造一批國家級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高地。(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23.強化組織保障。充分發揮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統籌制造強省建設等資金推動兩業融合發展。組織開展兩業融合專題培訓、服務型制造進園區等活動,營造推動兩業融合良好氛圍。支持統計部門探索開展兩業融合發展情況統計監測。(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配合單位: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兩業融合重點模式
一、工業設計服務。以工業生產用品為主要對象,聚焦客戶需求和產品服務價值,從單純的制造導向轉變為制造和服務并存的服務價值導向,通過現代化手段進行生產和服務設計,包括產品規劃與戰略、創意設計與概念開發、產品設計與工程、用戶體驗設計、品牌形象設計以及生產監督與質量控制等。
二、定制化服務。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開展個性化設計、用戶參與設計、交互設計服務,以及零件標準化、配件精細化、部件模塊化和產品個性化重組,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推進生產制造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發展大批量個性化定制。
三、供應鏈管理。通過整合多個關聯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完成產品研發、原材料采購、零部件生產、整機裝配以及最終產品運輸、倉儲、分銷、零售和服務等環節,并在各環節設置相應管理策略,匹配供應鏈咨詢、采購代理、第三方物流等服務,提高供應鏈效率和協同能力。
四、共享制造。圍繞生產制造各環節,集聚整合分散、閑置的生產資源,彈性匹配、動態共享給需求方。以制造能力共享為重點,推動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共享,包括設備、生產線、創新服務共享等多種形式。
五、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由專業技術組織依據相關標準或技術規范,利用儀器設備、環境設施等技術條件和專業技能,對產品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特定對象進行驗證。由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符合相關技術規范、相關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或者標準的合格評定。
六、全生命周期管理。圍繞整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協同設計、制造和管理,開展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安裝調試、交付使用到狀態預警、故障診斷、維護檢修、回收利用等工業產品服務,以及依托智能產品服務系統,拓展售后支持、在線監測、數據融合分析處理和產品升級服務。
七、總集成總承包。依托核心技術、裝備或系統集成能力,利用主營核心產品的強大嵌入性,整合集成內外部資源,為上下游客戶提供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包括項目規劃、設計、施工、設備采購、工程管理、進度控制、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施工現場管理等。
八、生產性金融服務。企業集團設立或參與設立相關持牌金融機構或與金融機構合作,依托集團主業,圍繞核心企業,開展信息和數據共享,或開發金融科技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管理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
九、節能環保服務。為實現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目標而開展的一系列專業服務活動,包括節能咨詢、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服務,環境檢測、污染治理、環境評價等環保服務,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環保認證等綜合性服務。
自2012年創立,立足安徽,服務全國(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是您值得信賴的綜合企業服務機構。
我們專注解決您的核心需求:
贏政策紅利: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規上企業、老字號、非遺、孵化器/眾創空間... 覆蓋國家及地方各級重磅政策項目,專業團隊全程代辦,提升成功率,助您搶占資源。
筑知識產權壁壘: 專利、商標、版權、軟著全鏈條申請與代理,保護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強數字營銷: 抖音短視頻推廣引爆流量,網站定制與SEO優化提升百度排名,讓客戶主動找上門。
穩企業根基: 工商財稅咨詢、股權設計、公司注冊注銷、股權掛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編制,提供專業咨詢與落地支持。
選擇臥濤,獲得三大保障:
專業高效: 十余年經驗,資深團隊精準匹配政策,流程代辦省心省力。
全面可靠: 覆蓋企業全周期發展需求,服務網絡遍及多省。
成功驗證: 助力眾多企業獲取資質榮譽、資金扶持與市場增長。
臥濤集團,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持續深耕服務,助力企業把握機遇,實現可持續發展!
立即聯系15855157003免費咨詢 解鎖專業服務,加速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