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2025 年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條件范圍+申報時間+材料+程序+步驟總結如下,未央區、碑林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長安區、高陵區、鄠邑區、灞橋區、新城區、蓮湖區、藍田縣、周至縣、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曲江新區、浐灞生態區、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國際港務區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您解答輔導!
專人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范圍
參評人員范圍為西安市從事統計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公務 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及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 專業技術人員不參加評審。
實行專業技術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按照評聘結合的原則, 上報人員數和空缺崗位數按照 1:1 比例申報。當年能夠空出的專 業技術崗位,可以提前使用。
二、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3.近 5 年個人年度考核均為合格及以上等次(未進行年度考 核的,由所在單位提供書面證明)。
4.按照有關要求完成繼續教育培訓學習,2021-2025 年每年 完成繼續教育公需課學習不少于 24 學時,專業課學習不少于 56 學時。
5.申報高級統計師須全國高級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成績 合格并在有效期內。
(二)學歷、資歷條件
1.申報正高級統計師須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及 以上學位,聘任高級統計師職稱并從事與高級統計師職責相關工 作滿 5 年。
2.申報高級統計師須具備以下學歷、資歷條件之一:
( 1 )具備博士學位,聘任統計師職稱后,從事與統計師職 責相關工作滿 2 年。
(2)具備碩士學位、研究生班畢業或第二學士學位、大學 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聘任統計師職稱后,從事與統計師職責相 關工作滿 5 年。
(3)具備大學??茖W歷,聘任統計師職稱后,從事與統計 師職責相關工作滿 10 年。
聘任在與統計專業相近的經濟、會計、審計及哲學社會科學 研究(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
技術)等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可按上述條件申報評審。
(三)專業技術理論和業績成果條件
1.申報正高級統計師,聘任現職期間須具備下列條件:
( 1 )具備下列專業技術工作經歷之一:
①主持較大型統計調查設計工作。主持或者作為主要參與者 設計 1 項省部級或 2 項市級綜合性、常規性統計調查方案( 以實 施文件為據)。
②組織實施較大規模統計調查工作。主持或者作為主要參與 者實施 1 項省部級或者 2 項市級較大規模的統計調查、社會調查 或者行業調查項目;或者在縣級機構、企事業單位,組織實施 5 項國家、上級下達或者自行設計的統計調查、社會調查或者行業 調查項目(以實施文件為據)。
③組織統計科研課題研究工作。主持或者作為主要參與者組 織完成 1 項省部級或者 2 項市級統計理論、技術創新等方面科研 課題研究項目;或者獨立承擔 3 項統計專業領域關鍵技術問題的 研究工作。
(2)具備下列工作業績條件之一:
①獲得 1 項省部級三等獎以上獎項,或獲得 2 項市級二等獎 以上獎項,或獲得 3 項行業主管部門專項獎勵,或獲得省部級先 進個人 1 次、市級先進個人 2 次、縣級先進個人 3 次的獎勵(須 附獲獎證明)。
②主持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重要經濟建設相關任務,設 計的 1 項統計調查方案、行業技術標準等被省部級主管部門采
納,或者 2 項被市級主管部門采納,或者 3 項被縣級主管部門采 納(須附采納證明)。
③具有較強的統計分析和數據詮釋能力,撰寫的統計科研課 題、調查分析報告,1 次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項,或 2 次獲 得省部級三等獎以上獎項,或研究成果、政策建議 3 次被市級以 上領導批示或被同級主管部門采納,或 4 次被縣級以上領導批示 或被同級主管部門采納,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須附 獲獎證明、批示或采納證明)。
④熟練掌握統計方法制度、調查理論和操作技能,具有運用 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深入數據挖掘的能力,獨立解決統計業務工作 中重大疑難問題,經同行專家和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鑒定認 可,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須附鑒定認可意見)。
(3 )具備下列研究成果條件之一:
①具有系統、扎實的統計專業理論和實踐功底,全面掌握統 計專業國內外前沿發展動態,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等來源期刊,或在具有 CN 刊號的核心類報紙、期刊,或在具有 ISSN 刊號的國外報紙、期刊上發表獨立完成的統計或者相關專 業論文、統計分析報告 2 篇(每篇不少于 2000 字)。
②具有 ISBN 書號,獨著統計或者相近專業著作(譯著), 著作不少于 3 萬字;或合著著作本人獨立撰寫不少于 5 萬字。合 著著作未注明申報人撰寫章節的不能作為研究成果。
③其他能體現申報人員主要學術貢獻、在行業領域具有重大 影響、具有社會經濟意義的研究成果,包括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會
議宣讀的交流論文,研究報告、項目報告、行業標準、發展規劃 等代表作(需附具體成果說明)。
援藏援疆 1 年以上的申報人員,應具備上述工作經歷、工作 業績和研究成果條件中2 條( 同一條件重復提供的按 1 條計算)。
2.申報高級統計師,聘任現職期間須具備下列業績成果條件 1-5 條和 6-7 條中各 1 條:
( 1 )設計 1 項省部級綜合性、常規性的統計調查方案,或
2 項市級綜合性、常規性的統計調查方案,或 3 項縣級或企事業 綜合性、常規性的統計調查方案(以實施文件為據)。
(2)組織實施 1 項省部級或 2 項市級較大規模的統計調查 項目;或在縣級機構、企事業單位,組織實施 3 項上級下達或者 自行設計的統計調查項目(以實施文件為據)。
(3)組織編輯 3 本(年)全國、全行業(部門)、省級統 計資料,或 4 本(年)市級統計資料;或 5 本(年)縣級、企事 業單位統計資料。
(4)完成 1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或 2 項市級科研項目,或
3 項縣級及以上、本單位科研項目。
(5)參與的科研項目研究成果或者調查研究、統計分析政 策建議被縣級以上政府領導批示或者行業主管部門采納,取得較 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須提供批示或采納依據)。
(6)在具有 CN 刊號的核心類報紙、期刊上發表統計或者 相關專業論文、統計分析報告不少于 3 篇。其中,第一作者不少 于 1 篇,前三作者 2 篇。每篇字數 1500 字以上,增刊、???/span>
特刊、論文集不予認可。
(7)具有 ISBN 書號,獨著統計或者相近專業著作(譯著), 著作不少于 2 萬字;或合著著作本人獨立撰寫不少于 3 萬字。合 著著作未注明申報人撰寫章節的不能作為研究成果。
援藏援疆 1 年以上的申報人員,應具備上述業績成果一條。
(四)破格申報條件
1.正高級統計師破格申報條件
對學歷、資歷不符合要求,但工作實績突出的高級統計師, 可破格申報正高級統計師職稱資格。破格申報正高級統計師職稱 資格條件為同時具有工作經歷、工作業績中的條件各一條(含) 以上,且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期刊上發表統 計或相關專業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文不少于 4 篇(獨立完成或第 一作者),或正式出版有統一書號(ISBN)的統計或者相近專 業著作(譯著)不少于 2 部,均為本人獨立完成。
2.高級統計師破格申報條件
( 1 )不具備學歷條件,但工作實績突出,聘任統計或相關 專業中級職稱 10 年以上,取得申報高級統計師業績成果條件 1-3 條中 1 條(含)以上,4-7 條中2 條(含)以上,可破格申報高 級統計師。
(2)不具備資歷條件,但學歷條件符合,工作實績突出, 聘任統計或相關專業中級職稱 3 年以上,取得申報高級統計師業 績成果條件 1-3 條中 1 條(含)以上,4-7 條中 2 條(含)以上, 可破格申報高級統計師。
(五)考核認定職稱
申報人員符合《陜西省突出貢獻人才和引進高層次人才高級 職稱考核認定辦法》( 陜人社發〔2019〕40 號 )的,通過線下申 報考核認定高級職稱。申報考核認定人員須高級統計專業技術資 格考試成績合格并在有效期內。
(六) 鄉村振興人才支持
鄉村振興人才符合《關于鄉村振興人才職稱晉升支持政策的 通知》(陜人社發〔2022〕34 號)的,按有關政策予以支持。
(七)不得申報或延遲申報的情形
1.近五年年度考核有不合格等次的,不得申報。
2.受到黨紀政紀處分,處分期未滿的,不得申報。
3.提供虛假申報材料,取消當年參加評審資格,從次年起 3 年內不得申報。
4.任現職以來,出現重大工作事故,造成重大損失、產生惡 劣影響的,晉升職稱時在國家規定的任職年限條件上至少延遲 3 年申報。
5.個人或擔任法人的企業有嚴重失信記錄,被列入“黑名單” 的。
三、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程序及時間安排
(一)信息公布(2025 年 7 月 20 日前完成)
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人社部門,市級各部門組織人 事處(職改部門),市人才服務中心,各有關單位要盡快轉發評 審通知,公布參評條件、工作程序及時間安排、監督電話及電子
郵箱等相關事項。
(二)個人申報(2025 年 8 月 10 日前完成)
申報人員向所在單位提出申報申請,通過互聯網訪問陜西省 職稱網上申報系統進行注冊,按照要求準備電子材料(所有業績 成果須為任現職期內獲得),填寫相關信息,系統自動生成《專 業技術任職資格申報人員評審簡表》( 以下簡稱《評審簡表》)。 本人確認無誤后,將參評材料信息上傳至所屬單位。
破格申報人員需在系統中導出《破格申請表》,單位填寫意 見并加蓋公章后, 由申報人員將《破格申請表》生成 JPG 格式 上傳至系統。
(三)單位審核上報(2025 年 8 月 20 日前完成)
1.用人單位登錄申報系統(登錄賬號由所屬區縣、開發區人 社部門或主管單位負責分配)審核申報材料。用人單位應當對申 報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審核,并將審核通過人員的基本情 況和申報材料在本單位公開場所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 作日。公示無異議后,在規定期限內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權限逐級 上報。
2.各區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人社部門,市級各部門組織 人事處(職改部門),市人才服務中心通過互聯網訪問陜西省職 稱網上申報系統,負責對轄區內申報人員申報信息審核匯總,將 結果逐級上傳至統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非公有制經濟組 織申報人員須經本人人事檔案代理機構核實并簽署意見,所在區 縣、西咸新區、各開發區人社部門,市級各部門組織人事處( 職
改部門),市人才服務中心(通過互聯網)負責審核匯總,將結 果逐級上傳至評審委員會。
(四)專業答辯
申報人員須參加專業答辯。答辯以評委提問的方式進行,答 辯的內容以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等內容為主。答辯的具體時間、 地點另行通知。
(五)評審結果公示
省人社廳、省統計局按照有關職稱工作規定組建高級統計師 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在省統計局網站公示 5 個工作 日。
四、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有關事項說明
( 一)職稱資格確認
外省(含中央駐陜、軍隊轉業) 調入我省的統計專業人員, 按照職稱確認工作要求和我省高級及正高級統計師評審條件進 行確認。專家評價通過后按規定程序備案確認,對已符合申報高 一級職稱的人員,職稱確認和職稱晉升可同次進行。職稱資格確 認通過職稱網上申報系統申報。
(二)職稱資格轉換
已評聘非統計系列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需要而轉換 到統計崗位,須在統計崗位工作滿一年,可申報職稱資格轉換, 轉換評審按照職稱轉換工作要求和高級及正高級統計師評審條 件執行。轉換評審須通過全國高級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職稱 轉換和晉升不可同次進行。轉換職稱后,晉升高一級職稱時原任
職時間可以連續計算。轉換評審通過職稱網上申報系統申報。
(三)時間計算
申報人員的學歷、任職資格年限計算時間截止到 2025 年 12 月 31 日,參評論文論著、科研項目等完成時間截止到 2025 年 8 月 25 日。
(四)評審收費
按省物價局核定的收費標準,高級職稱評審每人 400 元。
(五)評審結果、評審表及證書
評審結果批復文件發至西安市人社局,由西安市人社局轉發 給各相關單位。
評審通過人員打印《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表》流程: 登錄申報系統—完成并送審模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表—下載打印。
職稱資格證書實行電子證書,不再發放紙質證書。
職稱電子證書打印流程:批復文件下發—評委會提交數據— 15 個工作日后本人登陸 “ 陜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網站 —點擊“辦事服務”—“個人服務專區”—“ 陜西省專業技術人 員職稱資格證書管理系統入口”—“個人查詢”,按照要求在“陜 西省政務服務網”進行注冊或者登錄后,即可打印職稱電子證書。
五、西安市統計系列高級職稱申報要求
( 一)申報人員和有關單位應認真學習《陜西省職稱評審操 作手冊》(詳見網上申報系統主頁),按照《手冊》進行操作, 以免影響申報,有關填報說明見附件 1。
(二 )申報考核認定人員通過線下申報,各單位線下以紙質 形式報送考核認定表及業績材料一式三份。
鄉村振興人才通過申報系統申報,申報時注明“ 鄉村振興人 才”。
參評材料若存在涉密情況的,須進行脫密處理,同時在線下 以紙質形式報送,所有材料不再退回。
(三 )各用人單位應對申報人員身份嚴格把關,確保申報人 員為本單位在職在崗人員。弄虛作假騙取評審資格的,一經發現, 取消申報資格,在全省通報批評,并從次年起 3 年內不得申報。
(四 )申報人員及各單位須按時限完成申報、審核、上傳等 工作,逾期不予受理。申報日期截止后,系統自動停止信息傳送, 個人或單位(包括主管單位)均不能再提交信息。
(五)申報工作結束后,評審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材料審核, 審核中發現的問題,集中一次按申報渠道退回,有關單位須及時 通知申報人員,在規定時限(7 個工作日)內,集中一次完善或 補充材料后重新提交。在規定時限內,評審委員會工作機構未收 到重新提交材料的,視為自動放棄申報;重新提交的材料經審核 仍不符合的,按審核不通過處理,不再退回補充或完善材料。
(六)評審委員會工作機構對存疑的電子材料,可要求申報 人員提交紙質版材料進行現場審核。經查實,若確屬申報人員弄 虛作假提交材料的,將對申報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按規定取消 申報人員申報資格,納入陜西省失信 “黑名單”。
網上職稱申報系統填報說明
申報人員需登錄職稱申報系統申報,參評材料須按本要求實 施電子化。
申報系統互聯網登陸網址
一、支撐材料電子化基本方法
首先將紙質參評材料以數碼掃描或拍照方式清晰轉換為 JPG 格式圖片, 除申報人員個人照片大小不能超過 100K 以外, 其他參評材料每張圖片的大小不能超過 600K。若在上傳過程中 發現圖片超過限制大小,可使用系統中的圖片處理工具按照操作 說明將圖片大小處理在 600K 以內再上傳。申報人員將材料上傳 至系統后,須對所有圖片進行檢查測試,確保打開順暢且清晰無 誤。
二、支撐材料模塊類別及文件上傳規則
( 一)照片
建議 626 像素(高)×413 像素(寬)。文件大小不超過 100K, 支持 JPG、PNG、JPEG 格式,將照片上傳至系統中的照片模塊。
(二)證件電子圖片
在系統證件電子圖片模塊中上傳身份證(正、反面兩張)、 學歷及學位證書(包括學信網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 表,學歷備案表在線驗證截止時間須為 2025 年 12 月 31 日。無
法從學信網查詢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的,須上傳教育 部門出具的學歷認證表或畢業登記表)、職稱證書、職(執)業 資格證書等材料。系統中帶紅色星號項目為必傳項,其他證件材 料可選擇上傳。
(三)評審申報材料
在系統評審申報材料模塊中上傳相應的電子化材料。
1.證明:《申報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誠信承諾書》,任現職以來 工作情況證明材料。
2.現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或聘任文件。
3.任期內科研成果材料。
4.任現職以來獲得的專業獎勵證書。
5.任現職以來獲得的其他獎勵證書。
6.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成績單。
7.年度考核證明材料。
8.專業論文、論著:內容依次為論文論著成果目錄、逐篇(部) 論文論著(包括封面、出版或版權信息頁、相關目錄頁、本人撰 寫完成的內容部分)的原件電子化材料。
(四)評審表及公示證明
錄入基本信息后系統自動生成《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評審表》, 無需申報人員自己填寫。公示證明由推薦單位登錄系統上傳。
三、個人用戶操作步驟
( 一)申報系統注冊
申報系統注冊流程:
進入—選擇注冊個人用戶 —陜西政務服務網—進行注冊—提交—登錄政務服務網—職稱 申報系統—選擇推薦單位頁面—選擇本人推薦單位—填寫推薦 單位授權碼完成注冊。單位授權碼由本人工作單位提供。
(二)進入“職稱申報項目 ”對應填寫
1.選擇申報 2025 年度統計系列。
2.申報人員若符合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減少年限條件,可先 填寫任現職時間為 2020 年 12 月 31 日(晚于該時間系統默認不 通過),相應年度考核、繼續教育學時都按照滿 5 年填寫,但須 在“年度考核、繼續教育”“ 幫助信息”中注明具體情況,同時須在 “證件電子圖片”“其他證明材料”中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圖片。
3.申報破格人員,在 “基本情況”中 “是否破格”選擇 “學 歷破格”,在 “破格條件說明” 中填寫文字說明,同時須在 “證 件電子圖片”“其他證明材料”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掃描件。
4.申報材料對應填寫路徑:
( 1 )職稱證書:證件電子圖片—職稱證書;
(2)學歷、學位證書:證件電子圖片—申報學歷證、申報 學位證;
(3)身份證: 證件電子圖片—身份證;
(4)現專業技術職務聘書或聘任文件:評審申報材料—各 類表格、證明—任現職以來工作情況證明材料;
(5)近五年考核表:評審申報材料—年度考核材料;
(6)繼續教育成績單:評審申報材料—任現職以來參加繼
續教育培訓證書;
(7)任現職以來的獲獎證書:評審申報材料—任現職以來 獲得的專業獎勵證書;
(8)最高水平代表作品:評審申報材料—反映個人專業工 作業績的材料;
(9)論文論著:評審申報材料—專業論文論著;
( 10)個人業務報告:任期內專業技術業績與成果報告。
四、推薦評審報告上傳要求及路徑
西安市人社局將推薦評審報告和系統導出的《高級統計職稱 申報匯總表》加蓋公章后生成 JPG 文件上傳。路徑:登錄系統 —單位審核、送審—上傳推薦評審函。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漁漁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585519955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